养老钱别入坑!【8点量化】资金盘伪装理财,崩盘跑路信号全亮!

2025-10-23

图片

投30万养老金只剩2千!8点量化资金盘专坑老人,跑路进入倒计时

“说跟着炒股能给养老钱增值,每月稳拿5%收益,我投了30万,现在APP打不开,客服把我拉黑了!”西安65岁的李阿姨拿着泛黄的转账小票,抹着眼泪说。这个打着“养老理财+股票跟单”旗号的8点量化平台,实则是瞄准中老年群体的境外资金盘,正复制“养老诈骗案”的情感套路疯狂敛财,如今提现受阻、人员失联,跑路已近在眼前。

一、3重骗术:专盯老人的“温柔陷阱”

8点量化精准抓住中老年群体“求稳、怕孤单”的心理,用“情感牌+安全承诺”层层设套,比普通骗局更具迷惑性:

1.伪装“养老理财”背书:宣称“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合作,推出‘养老稳赚计划’,股票跟单收益可补充养老金”,甚至在社区活动中心设点,发放印有“社区推荐”字样的宣传册。这种绑定公共服务机构的手法,与公安部通报的“养老诈骗典型案例”如出一辙,实则是冒用公信力欺骗老人。

2.情感营销拉近距离:“理财顾问”每天给老人发“养生小贴士”,定期上门探望,陪老人聊天解闷,甚至帮行动不便的老人代缴水电费。郑州的王大爷回忆:“小周(顾问)比我儿子还贴心,说跟着他炒股能安度晚年,我才把养老钱全投了进去。”这与多地查处的“养老诈骗”中“打感情牌获取信任”的套路完全一致。

3.“低风险高收益”洗脑:用“每月固定分红+本金安全保障”为诱饵,宣称“即使股票亏损,平台也会兜底补息”,还让“托”扮演“受益老人”,在社区分享“投10万每月领5千”的虚假经历。这种“稳赚不赔”的承诺,完全违背金融常识,却是诱骗老人入套的关键。

二、境外实锤:资金盘的跨境黑幕

深入调查发现,平台看似“接地气”,实则是境外诈骗团伙操控的敛财工具:

服务器藏东南亚窝点:技术溯源显示,APP服务器位于泰国曼谷,该区域是近期中泰联合清剿的电诈重灾区,与多起养老诈骗资金盘的服务器所在地重合。

资金经“子女账户”洗白:诱导老人让子女帮忙转账,资金先进入“北京某养老服务公司”空壳账户(已被列入经营异常),再拆分至多个个人账户,最终通过地下钱庄流向曼谷离岸账户,3个月内转移资金超1.9亿元,与养老诈骗“利用亲属账户规避监管”的洗钱路径一致。

对赌盘本质曝光:有老人家属发现,平台内“股票交易记录”与真实A股行情完全不符,所谓“分红”仅是用新投资者的钱支付旧投资者,典型的庞氏骗局。这与证监会通报的“针对老人的虚假炒股平台”手法相同——资金从未进入股市,全靠“拆东墙补西墙”维持。

三、崩盘信号全亮:4个反常别再信

当前8点量化已出现资金链断裂征兆,与养老诈骗资金盘崩盘前特征高度吻合:

1.提现设“健康审核”:突然要求老人提供“三甲医院健康证明”,宣称“身体不符合条件无法提现”,甚至要求缴纳15%“养老保障金”解锁账户,已有200余位老人缴费后仍未到账,客服话术与“养老诈骗案”中的“额外收费”套路如出一辙。

2.拉新奖励“送养老服务”:推出“邀请老友入金,免费送半年体检”活动,甚至“投20万送养老床位预订权”,用老人关注的服务吸引新受害者,这是资金盘“最后吸血”的典型操作。

3.“顾问”集体失联换身份:之前上门的“理财顾问”突然消失,社区站点也悄悄关门,群内改由“新养老专员”接管,宣称“原团队升级为海外养老事业部”,实则是跑路前兆,与养老诈骗“人员蒸发”的套路一致。

4.规则频繁篡改:一周内2次调整分红时间,从“每月1号到账”改为“季度结算”,最后强制将“收益”转为“养老消费券”,仅能在平台指定的“三无”保健品店使用,与养老诈骗“收益变实物”的收尾手法完全相同。

监管警示与维权指南

国家反诈中心近期发布《养老诈骗预警》,明确“任何承诺‘养老理财稳赚’的股票跟单平台都是诈骗”。结合破案经验,专家建议:

1.提醒家中老人,切勿相信“社区推荐”“养老专属”的炒股平台,通过正规银行、保险公司配置养老理财;

2.保存转账记录、顾问聊天记录、宣传册,尤其是平台承诺“保本保息”“社区合作”的证据;

3.子女协助老人到派出所报案,同步向民政部门举报冒用社区名义的行为,提高案件侦破效率。

如今,8点量化的社区站点已人去楼空,客服电话变成空号——这不是“暂时调整”,而是跑路前的彻底消失!别让父母的养老钱成境外团伙的“囊中之物”,立即转发提醒身边有老人的家庭!

标签:8点量化

猜你喜欢

    数据加载中